工控行业自动化政策
日期:2019-11-19 13:44
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作为高端装备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进一步推动、设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新能源等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行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作为20世纪现代制造领域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主要解决生产效率与一致性问题。虽然自动化系统本身并不直接创造效益,但它对企业生产过程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1、行业主管单位及监管体制
目前,我国工控自动化行业已形成由政府主管部门统一规划管理,行业协会等自律性组织协调指导发展的监管体系。
工控自动化行业主管部门为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主要负责制定产业政策,指导行业结构调整、行业体制改革、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等工作。
行业自律性组织主要包括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业自动化分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等,主要负责组织市场调研,研究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战略,推动行业发展;向政府主管部门提出与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相关的建议;开展学术交流,促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协助政府部门制订、修订行业标准,并推进标准的贯彻实施。
2、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工控自动化行业属于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实现《中国制造 2025》提出的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环节,其技术应用范围较广,涉及国民经济的众多行业。为实现我国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行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鼓励行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主要包括:
行业相关政策
文件名称 |
时间 |
发文机关 |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 |
2011.12 |
国务院 |
《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
2012.2 |
工信部 |
《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
2012.3 |
科技部 |
《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十二五规划》 |
2012.3 |
工信部 |
《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
2012.5 |
工信部 |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
2012.5 |
工信部 |
《“数控一代”装备创新工程行动计划》 |
2012.6 |
工信部、中国工程院 |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
2012.7 |
国务院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 |
2013.2 |
发改委 |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 |
2013.2 |
发改委 |
《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
2013.12 |
工信部 |
《民爆安全生产少(无)人化专项工程实施方案》 |
2014.12 |
工信部 |
《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
2015.3 |
工信部 |
《中国制造2025》 |
2015.5 |
国务院 |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 |
2015.7 |
国务院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
2016.3 |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
2016.4 |
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 |
《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
2016.5 |
国务院 |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 |
2016 |
工信部、财政部 |
《关于深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 |
2017.6 |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2018.3 |
-- |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