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读出方式编码器可以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接触式采用电刷输出, 一电刷接触导电区或绝缘区来表示代码的状态是 “1还是” “0;非接触式的接受敏感元件是光敏元件或磁敏 ”元件,采用光敏元件时以透光区和不透光区来表示代码的状态是“1还是” “0。”
按照工作原理编码器可分为增量式和绝对式两类。增量式编码器是将位移转换成周期性的电信号, 再把这个电信号转变成计数脉冲, 用脉冲的个数表示位移的大小。绝对式编码器的每一个位置对应一个确定的数字码, 因此它的示值只与测量的起始和终止位置有关,而与测量的中间过程无关。旋转增量式编码器以转动时输出脉冲, 通过计数设备来知道其位置,当编码器不动或停电时, 依靠计数设备的内部记忆来记住位置。这样,当停电后, 编码器不能有任何的移动, 当来电工作时,编码器输出脉冲过程中,也不能有干扰而丢失脉冲,不然,计数设备记忆的零点就会偏移, 而且这种偏移的量是无从知道的, 只有错误的生产结果出现后才能知道。解决的方法是增加参考点, 编码器每经过参考点, 将参考位置修正进计数设备的记忆位置。在参考点以前, 是不能保证位置的准确性的。为此,在工控中就有每次操作先找参考点,开机找零等方法。比如,打印机扫描仪的定位就是用的原理, 每次开机,我们都能听到噼哩啪啦的一阵响,它在找参考零点,然后才工作。这样的方法对有些工控项目比较麻烦, 甚至不允许开机找零 (开机后就要知道准确位置),于是就有了绝对编码器的出现。绝对型旋转光电编码器,因其每一个位置绝对唯一、抗干扰、无需掉电记忆,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工业系统中的角度、长度测量和定位控制。绝对编码器光码盘上有许多道刻线, 每道刻线依次以 2 线、4 线、8 线、 16 线。。。。。。编排,这样,在编码器的每一个位置,通过读取每道刻线的通、暗,获得一组从 2 的零次方到 2 的 n-1次方的唯一的 2 进制编码(格雷码) ,这就称为 n 位绝对编码器。这样的编码器是由码盘的机械位置决定的, 它不受停电、 干扰的影响。绝对编码器由机械位置决定的每个位置的唯一性,它无需记忆,无需找参考点,而且不用一直计数,什么时候需要知道位置,什么时候就去读取它的位置。这样,编码器的抗干扰特性、数据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了。由于绝对编码器在定位方面明显地优于增量式编码器, 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工控定位中。绝对型编码器因其高精度, 输出位数较多,如仍用并行输出,其每一位输出信号必须确保连接很好,对于较复杂工况还要隔离, 连接电缆芯数多, 由此带来诸多不便和降低可靠性,因此,绝对编码器在多位数输出型,一般均选用串行输出或总线型输出, 德国生产的绝对型编码器串行输出最常用的是 ssi(同步串行输出)。

单圈绝对式编码器和多圈绝对式编码器旋转单圈绝对式编码器, 以转动中测量光码盘各道刻线, 以获取唯一的编码, 当转动超过 360 度时,编码又回到原点, 这样就不符合绝对编码唯一的原则, 这样的编码器只能用于旋转范围 360度以内的测量,称为单圈绝对式编码器。如果要测量旋转超过 360 度范围,就要用到多圈绝对式编码器。编码器生产厂家运用钟表齿轮机械的原理,当中心码盘旋转时,通过齿轮传动另一组码盘(或多组齿轮,多组码盘),在单圈编码的基础上再增加圈数的编码, 以扩大编码器的测量范围, 这样的绝对编码器就称为多圈式绝对编码器, 它同样是由机械位置确定编码,每个位置编码唯一不重复,而无需记忆。多圈编码器另一个优点是由于测量范围大, 实际使用往往富裕较多,这样在安装时不必要费劲找零点, 将某一中间位置作为起始点就可以了,而大大简化了安装调试难度。多圈式绝对编码器在长度定位方面的优势明显, 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工控定位中。
绝对型旋转编码器的机械安装使用:绝对型旋转编码器的机械安装有高速端安装、 低速端安装、 辅助机械装置安装等多种形式。1)高速端安装:安装于动力马达转轴端(或齿轮连接),此方法优点是分辨率高,由于多圈编码器有 4096 圈,马达转动圈数在此量程范围内, 可充分用足量程而提高分辨率, 缺点是运动物体通过减速齿轮后, 来回程有齿轮间隙误差, 一般用于单向高精度控制定位, 例如轧钢的辊缝控制。另外编码器直接安装于高速端,马达抖动须较小,不然易损坏编码器。2)低速端安装:安装于减速齿轮后,如卷扬钢丝绳卷筒的轴端或最后一节减速齿轮轴端, 此方法已无齿轮来回程间隙, 测量较直接,精度较高,此方法一般测量长距离定位,例如各种提升设备,送料小车定位等。3)辅助机械安装:常用的有齿轮齿条、链条皮带、摩擦转轮、收绳机械等。5、光学编码器功能特点采用反射式感应技术表面贴装无引脚封装提供两通道模拟信号输出计数频率:20 khz 采单一 5.0v 电源运作工作温度:-10 到 70oc 编码分辨率:180 lpi 符合 rohs 环保标准要求